“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草木凋零,蛰虫冬眠。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为冬三月之始。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万物在春天萌生,在夏天滋养,在秋天收获,在冬天进入休藏状态。
立冬五韵
一韵『胃之韵』
1.吃饺子
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此外,饺子谐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
舂“交冬糍”
这一天,漳州的乡村人家要舂“交冬糍”庆祝好收成。食用时用筷子一口气串上几粒,就像拨浪鼓,所以也叫“拨浪糍”。做好“交冬糍”,得敬一敬土地神,感谢他慷慨的给予。
二韵『养生之韵』
补冬
闽中俗称"交冬”,意为秋冬之交。立冬“补冬”,家家户户要熬制草根汤,将山白芷根、盐肤木根、山苍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锅熬煮出浓浓的草根汤后,捞去根块,再加入鸡、鸭、兔肉或猪蹄、猪肚等熬制。草根品种众多,配方也多种多样,但都躲不开补肾、健胃、强腰膝的功能。
三韵『传统习俗之韵』
祭祀
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中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
酿黄酒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四韵『诗之韵』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宋·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五韵『物候之韵』
一候:水始冰
气温逐渐下降,北方偏冷的地区水已经开始结冰。标志着天气逐渐寒冷,水开始由液态变为固态,是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候:地始冻
地表温度逐渐下降,土地开始冻结。随着气温的进一步降低,土地也开始由松软变得坚硬,标志着冬季的严寒逐渐深入。
三候:雉入大水为屋
立冬后天气寒冷,野鸡之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和颜色相似的大蛤。
立冬·注意事项
立冬进入冬季,气温逐渐下降,因此同学们要注意保暖,在室内外都要注意穿着合适的衣物,避免着凉。
冬季天短夜长,容易引起人体生理节律紊乱。因此,同学们在立冬后要根据天黑和天亮的时间调整自己的作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增强抵抗力,提高免疫力,防止疲劳和疾病的发生。
立冬,雪未落,地未白。美好慢慢来,盼今冬。时节虽有冷暖,处处皆有清欢。祝眉舒展,顺问冬安。